研制背景
航空母舰是以固定翼舰载战斗机为主要武器的军舰,中国发展一款配合瓦良格号使用的舰载机便提上日程。歼-11与瓦良格号苏联原定配置的舰载机苏-33师出同门,均发展自苏-27战斗机,因此,以歼-11发展中国新一代舰载机成为最好的选择。
研制历程
苏-33是苏霍伊设计局在苏-27战斗机的基础上开始研制的舰载机,设计初期称之为苏-27K,到1988年一共生产了9架原型机(Su-27K T-10-1~9),其中两架在乌克兰尼特卡舰载机训练中心进行试验。苏联解体后,这两架苏-27K被划为乌克兰所有,而乌克兰无力进行苏-27K的后续发展,只能进行封存。本世纪初,中国从乌克兰获得了其中的一架(T-10-K-3号机),这无疑加快了中国舰载机的发展。
试飞历程
2009年8月31日,歼-15进行了首次陆基飞行测试。
2011年4月25日,第二架歼-15原型机进行了飞行测试。
2011年年中,互联网信息显示歼-15采用了新型涡扇-10H改进型涡扇发动机,是由涡扇10发动机发展而来的。起飞推力提高至12,800千克(125.4千牛),改善了加速性,提高了推重比,使其具有更为敏捷的推力瞬变能力和速度响应特性,满足了舰载战斗机起飞、复飞或逃逸性能上的需求,保证了比陆基发动机更强的抗畸变能力。
2012年11月22日,首架歼-15原型机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进行着舰测试和起飞测试成功。
2013年3月7日,身兼全国政协委员的歼-15总设计师孙聪于两会期间接受中国新闻社访问时透露,歼-15正处于飞行员培训阶段,正在进行小批量生产。
2013年6月18日,歼-15再次在辽宁舰起降,并进行首次驻舰飞行。
2013年12月初,网络上出现一张采用标准的海军灰蓝色涂装,座舱后部涂装有海军军旗,垂直尾翼涂有一只“飞鲨”LOGO,头部及垂直尾翼有正式编号的歼-15舰载战斗机,说明该型战机已经通过试飞阶段,正式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入役验证状态。
2015年12月24日,新一批歼-15舰载战斗机在海军辽宁舰渤海某海域进行舰机融合训练,飞行员驾机完成触舰复飞、阻拦着舰等多个课目训练。
2018年5月24日,中央电视台在军事报道节目中公布中国航母舰载机突破了夜间起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