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军事
最新军事热点
当前位置: 军事频道 > 武器库 > 空间探测器 > 嫦娥四号
分享至
  •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嫦娥四号

武器别名 四号星

嫦娥四号探测器,简称“四号星”,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星。它由着陆器与巡视器组成,巡视器命名为“玉兔二号”。作为世界首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的航天器,其主要任务是着陆月球表面,继续更深层次更加全面地科学探测月球地质、资源等方面的信息,完善月球的档案资料。

2018年5月21日,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号成功发射,为嫦娥四号的着陆器和月球车提供地月中继通信支持;同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的预选着陆区,月球车“玉兔二号”到达月面开始巡视探测;同年1月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完成两器互拍,达到工程既定目标,标志着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

2月11日,嫦娥四号着陆器、玉兔二号月球车进入第二个月夜休眠模式。

3月20日,嫦娥四号探月工程团队获“2018-2019影响世界华人盛典”。5月16日,根据《自然》发表的论文,嫦娥四号着陆月球背面后所得的测量结果显示,着陆点存在来自月球地幔的物质。同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利用嫦娥四号探测数据,证明了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存在以橄榄石和低钙辉石为主的深部物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在线发布了这一重大发现。

  • 名称

    嫦娥四号探测器

  • 发射时间

    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

  • 发射火箭

    长征三号乙改二型 Y30

  • 巡视器名称

    玉兔二号

  • 发射地点

    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2号工位

  • 研制单位

    航天科技五院、八院

  • 主要任务

    月球背面软着陆,月球背面巡视探测

  • 月背着陆时间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

  • 月背着陆地点

    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

  • 两器互拍时间

    2019年1月11日16时47分

相关武器

任务筹备

展开

嫦娥三号发射成功前编, 预计2015年由长征三号乙增强型运载火箭发射。发射成功后,曾计划不再发射嫦娥四号,作为嫦三的备份。

2015年11月30日,国防科工局组织召开探月工程重大专项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嫦娥四号任务实施方案调整报告、研制总要求及后续总体研制计划。

2016年1月14日,国防科工局宣布, 嫦娥四号任务已经通过了探月工程重大专项领导小组审议通过,正式开始实施,任务将在2018年的6月发射中继星、在2018年年底发射着陆器和巡视器。

同日自,中科院探月总体部负责人介绍,相关专家学者现在用了一年半的时间进行了论证,准备把“嫦娥四号”降落在月球背面。而“嫦娥四号”的基本架构上是继承了嫦娥三号的着陆器和月球车变化,但科学载荷会有很大的变化,邹永廖也表示,进行月球地质学行星科学研究的人其实都知道,月球不同区域有不同特点和性质,只有更多充分的加以了解,对天体不同区域的认识才能够提高,从而更好的研究天体整体上的临床和演化。

2016年6月证实,嫦娥四号将登陆月球南极附近的艾特肯盆地。

同月,在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刘彤杰透露,中国计划于2018年5月底或6月初将嫦娥四号的中继卫星发射至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Halo轨道上,并在约半年后发射嫦娥四号的着陆器和巡视器,对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开展着陆巡视探测。

2017年3月1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月球探测卫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顾问叶培建表示,中国探月第四期工程即将拉开帷幕,嫦娥四号和中国未来计划进行的月球南北极探测都属于探月第四期工程。

同年12月,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宣布嫦娥四号任务计划于2018年执行两次发射:上半年发射嫦娥四号中继星,下半年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

任务进度

展开

前期准备

2018年3月9日,嫦娥四号正在开展着陆器和巡视器真空热试验前的总装工作。

2018年4月24日,嫦娥四号中继星命名为“鹊桥”。

2018年5月21日,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2018年6月15日,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顺利进入距月球约6.5万公里的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Halo使命轨道,成为世界首颗运行在地月L2点Halo使命轨道的卫星,可为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提供地月中继测控通信。

2018年8月15日,中国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正式启动嫦娥四号任务月球车全球征名活动,并对外公布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着陆器和月球车外观设计构型。

发射奔月

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改二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此次发射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94次发射。

2018年12月9日16点42时,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下属佳木斯、喀什、青岛测控站对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进行第二次中途修正,持续10秒。第一次、第三次中途修正因火箭入轨精度较高而取消。

近月制动

2018年12月12日,嫦娥四号探测器经过约110小时奔月飞行,到达月球附近。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佳木斯深空站于16时39分25秒发出指令,嫦娥四号在距月面129公里处成功实施7500N变推力发动机点火。356秒后,发动机正常关机,嫦娥四号探测器于16时45分顺利完成近月制动,成功进入100km×400km环月椭圆轨道。

环月降轨控制

2018年12月30日4时55分,科技人员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向嫦娥四号探测器注入调姿和变轨参数。

2018年12月30日8时54分,嫦娥四号探测器发动机成功点火,开始实施变轨控制。

2018年12月30日8时56分,地面测控站实时遥测数据监视判断,嫦娥四号探测器已由距月面平均高度约100公里的环月轨道,成功实施降轨控制,进入近月点高度约15公里、远月点高度约100公里的预定月球背面着陆准备轨道。

自12月12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实施近月制动进入环月轨道以来,进行了2次环月轨道修正。

着陆月背

2018年12月30日8时55分,嫦娥四号探测器在环月轨道成功实施变轨控制,顺利进入预定的月球背面着陆准备轨道。

2019年1月3日早上,嫦娥四号探测器从距离月面15公里处开始实施动力下降,探测器的速度从相对月球1.7公里每秒逐步下降。在6到8公里处,探测器进行快速姿态调整,不断接近月球;在距月面100米处开始悬停,对障碍物和坡度进行识别,并自主避障;选定相对平坦的区域后,开始缓速垂直下降。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在反推发动机和着陆缓冲机构的“保驾护航”下,一吨多重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的预选着陆区(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

落月后,在地面控制下,通过“鹊桥”中继星的中继通信链路,嫦娥四号探测器进行了太阳翼和定向天线展开等多项工作,建立了定向天线高码速率链路。

2019年1月3日11时40分,着陆器获取了世界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背影像图并传回地面。

2019年1月3日11时50分,太阳翼帆板展开。

巡视器着月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月球车确定命名为“玉兔二号”。

2019年1月3日15时7分,工作人员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鹊桥”中继星向嫦娥四号发送指令,两器分离开始。22时22分,“玉兔二号”巡视器到达月面,着陆器与巡视器各自开始就位探测与巡视探测。

载荷开机工作

至2019年1月4日17时,着陆器上低频射电频谱仪的三根5米天线展开到位,德国的月表中子及辐射剂量探测仪开机测试,地形地貌相机拍摄的影像图陆续传回地面。

巡视器与中继星成功建立独立数传链路,完成了环境感知、路径规划,按计划在月面行走到达A点,开展科学探测。测月雷达、全景相机已开机,工作正常。其它有效载荷陆续开机。

2019年1月5日,嫦娥四号迎来第一个月昼高温考验,巡视器进入“午休”模式,只保留部分分系统工作,移动等分系统则停止工作。

2019年1月10日0时,玉兔二号巡视器完成出月午设置,恢复工作。

至2019年1月11日8时,嫦娥四号着陆器上配置的地形地貌相机完成了环拍,科研人员根据“鹊桥”中继星传回的数据,制作了清晰的环拍影像图。科研人员根据降落相机拍摄的影像图,完成了着陆点周围月面地形地貌的初步分析。同时根据导航相机拍摄的着陆周围地形信息,对巡视器进行了路径规划。

两器互拍

2019年1月11日下午,科研人员通过“鹊桥”中继星发送了拍照遥控指令。在“鹊桥”中继星支持下,巡视器全景相机对着陆器进行成像,着陆器地形地貌相机对巡视器成像。

经过地面数据接收与处理,16时47分,地面成功接收清晰完好的互拍图像,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大屏幕上呈现出着陆器和巡视器的互拍影像图。图像清晰显示了着陆器和巡视器周围的月背地形地貌,两器上五星红旗分外醒目。

嫦娥四号两器互拍顺利完成,地面接收图像清晰完好,中外科学载荷工作正常,探测数据有效下传,搭载科学实验项目顺利开展,达到工程既定目标,标志着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至此,中国探月工程取得“五战五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致贺电。

生物实验

2019年1月15日,嫦娥四号上搭载的生物科普试验载荷发布了最新试验照片,照片显示试验搭载的棉花种子已经长出了嫩芽,这也标志着嫦娥四号完成了人类在月面进行的首次生物实验。

此次在月球上进行的生物科普试验选择了棉花、油菜、土豆、拟南芥、酵母和果蝇六种生物作为样本,将它们的种子和虫卵带到月球上进行培育。最新传回的图片显示,棉花的嫩芽长势良好,这是在经历月球低重力、强辐射、高温差等严峻环境考验后,在月球上长出的第一株植物嫩芽,实现了人类首次月面的生物生长培育实验。

科学探测

两器互拍结束以后,嫦娥四号任务转入科学探测阶段,着陆器和巡视器继续开展就位探测和月面巡视探测。

2019年1月14日,在第一个月夜降临后,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探测器陆续进入了休眠状态。在第一个月夜休眠期间,着陆器上配置的同位素温差电池为月夜温度采集器供电,该采集器于测点位置成功监测第一月夜温度变化情况,月表温度在月夜期间最低达到-190℃,这是我国探月工程首次获取月夜温度探测数据。

2019年1月29日20时,玉兔二号”巡视器完成自主唤醒。1月30日20时39分,嫦娥四号着陆器接受光照自主唤醒。两器在月球背面成功经受极低温环境考验,根据太阳高度角变化择机自主退出“月夜休眠模式”,设备按预定程序相继通电开机。

月夜休眠

2019年2月11日19时、19时30分,嫦娥四号着陆器、玉兔二号月球车先后进入第二个月夜休眠模式。玉兔二号预计于2月28日唤醒,着陆器预计于3月1日唤醒,继续开展科学探测活动。

在上一个月昼中,嫦娥四号着陆器和玉兔二号巡视器工作稳定,红外成像光谱仪、中性原子探测仪等科学载荷顺利开展科学探测活动,玉兔二号于2019年2月11日2时22分移动至LEO0210点,在月面累计行驶120米左右。

2019年3月30日18时14分,嫦娥四号着陆器正常唤醒,中继前返向链路建立正常,平台工况正常。

2019年4月29日7时40分,嫦娥四号着陆器正常唤醒,中继前返向链路建立正常,平台工况正常。嫦娥四号着陆器将协同玉兔二号月球车开展第五月昼工作,继续实施科学探测任务。

2019年6月9日22时,嫦娥四号着陆器完成月夜设置,进入第六月夜休眠期。

月球背面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在冯·卡门陨石坑(Von Kármán crater)着陆,并部署了玉兔二号月球车对南极-艾托肯盆地进行探测。现在,中国科学院@中科院之声的李春来及其同事发布了玉兔二号可视-近红外成像光谱仪(Visible–Near Infrared Spectrometer)的初始观测结果。发现他们所获的光谱数据和典型的月球表面物质的光谱数据存在差异,并据此推断月球表面存在的低钙辉石和橄榄石矿物可能来自月球的上地幔。

主要任务

展开

嫦娥四号任务的工程目标,一是研制发射月球中继通信卫星,实现国际首次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测控及中继通信;二是研制发射月球着陆器和巡视器,实现国际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

嫦娥四号的科学任务主要是开展月球背面低频射电天文观测与研究;开展月球背面巡视区形貌、矿物组份及月表浅层结构探测与研究;试验性开展月球背面中子辐射剂量、中性原子等月球环境探测研究。

任务特点

展开

登陆月球背面

嫦娥四号其实是嫦娥三号的备份机,两者设计得几乎一模一样。不过,嫦娥三号于2013年发射升空后,成功地将登月探测器降落在月球表面,并且释放出玉兔月球车,进行月岩探测,圆满完成了任务。所以嫦娥四号这个“替身”就得考虑再就业问题了,中科院和相关航天部门的专家,从2014年春天就开始谋划让这个同样花费巨资,精心设计制造的探测器,发挥不同的作用,获得更丰富的科研成果。

登陆风险

天文专家们强调,尽管有嫦娥一号到三号探月飞行器的成功经验,嫦娥四号登陆月球背面,仍然有很大风险。因为过去有许多月球太空船拍回照片,太空船在飞临月球背面时,和地球之间的无线电通讯会暂时中断,必须等到飞出轨道之后才能恢复通讯。美国在执行在阿波罗任务时,服务舱的主引擎必须在月球背面的时候重新点火,在太空船重新出现之前,地球控制中心都会为此而非常紧张。

嫦娥四号是无人探测器,风险自然小得多,但是如何给飞临月球背面的飞行器发出指令,遥控它准确着陆在预定位置,并且顺利接收传回的图像数据,还是个不小的技术挑战。可是一旦成功登陆,中国科学家们就能更全面地了解月球环境,并趁着月球背面没有地球电磁讯号干扰,进行太空观测,为今后的太空探索做好准备,“将是个了不起的壮举”。

任务载荷

嫦娥四号任务搭载了荷兰低频射电探测仪、德国月表中子与辐射剂量探测仪、瑞典中性原子探测仪和沙特月球小型光学成像探测仪4台国际合作科学载荷。

任务意义

展开

嫦娥四号有可能给人类提供更多关于月球内部的信息。嫦娥四号着陆区南极-艾特肯盆地是月球远面的重要标志,该区域地形起伏达6000米,是太阳系中已知最大的撞击坑之一。同时,这个火山坑的地壳很薄,以至于可以看穿地幔。收集这个区域岩石的数据可以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组成月球的岩层,对研究月球和太阳系早期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月球正面和背面的电磁环境非常不同,月球背面电磁环境非常干净,屏蔽了来自地球的无线电信号干扰,是天文学家梦寐以求开展低频射电研究的场所。搭载了低频射电的频谱仪的嫦娥四号可以填补射电天文领域在低频观测段的空白,将为研究恒星起源和星云演化提供重要资料。

研究成果

展开

2019年5月16日,在嫦娥四号落月4个多月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由该台研究员李春来领导的研究团队利用嫦娥四号探测数据,证明了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存在以橄榄石和低钙辉石为主的深部物质——而此前,人们并不确定月球深处究竟有什么。国际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在线发布了这一重大发现。该发现为解答长期困扰国内外学者的有关月幔物质组成的问题提供了直接证据,将为完善月球形成与演化模型提供支撑。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和仪器研制单位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所组成的研究团队通过对光谱数据的分析发现,嫦娥四号着陆区月壤光谱的吸收特征与月球正面月海玄武岩质月壤光谱的吸收特征存在着显著差异,展现出低钙辉石的光谱特征,并暗示有大量橄榄石的存在。进一步的分析证实,嫦娥四号着陆区月壤物质中橄榄石相对含量最高,低钙辉石次之,仅含有很少量的高钙辉石。这种矿物组合很可能代表了源于月幔的深部物质。

对覆盖着陆区域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数据和高光谱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着陆器和月球车位于玄武岩“平原”的撞击溅射物上,这些溅射物来自东北方向的芬森撞击坑。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对月球背面的软着陆就位探测,而此次基于探测数据的研究结果,则成功揭示了月球背面的物质组成,证实了月幔富含橄榄石的推论的正确性,加深了人类对月球形成与演化的认识。

社会影响

展开

2018年12月20日,嫦娥四号当选为2018年度科技类十大流行语。

2019年3月20日,因在航天探月科技领域作出的卓越贡献,华人盛典组委会公布嫦娥四号探月工程团队获得“世界因你而美丽——2018-2019影响世界华人盛典”大奖。

新闻资讯

外媒:欧尔班称,乌克兰若加入北约无异于“点燃火药桶”,可能引发“三战”
俄乌第三轮谈判为何迟迟未开启?专家分析→
外媒:乌官员称俄罗斯对乌发动“最大规模空袭”,攻击目标覆盖乌克兰全境
美国防部发言人指责关于美对伊袭击效果不佳报道是“假新闻”
伊核设施是否被摧毁 这个周末美总统、国防部与媒体又吵起来了
以方被曝筹划15年 美以消耗大量“萨德”导弹 以伊冲突更多细节披露
歼-16霸气驱离外机!全程影像公布
记者观察丨巴以根本分歧未变 停火仍面临较大挑战
接替型号性能有缺陷,卫星探测技术不成熟,美空军升级预警机陷入困境
核设施状况仍不明朗,德黑兰宣布“取得胜利”,特朗普威胁再次轰炸伊朗
伊核问题的前世今生:半个多世纪前,美国埋下伊核问题的种子
美海军2026财年预算公布,F/A-XX前途未卜,“星座”级护卫舰未被列入
以伊冲突更多细节披露:美以消耗大量“萨德”导弹,以方被曝筹划15年
美媒揭露:以色列在加沙搞种族灭绝,美国在“递刀子”
伊朗最高领袖顾问亲口讲述:我如何逃过以色列暗杀
武契奇面临严峻考验

武契奇面临严峻考验

2025-06-30 08:25:44
特朗普被他吃豆腐了,但我还有一个疑问
神奇的加拿大,最近又得罪了中美
北约强推5%军费目标 内部面临分歧
特朗普提议把“国防部”改回“战争部”,美防长“热情”点头,网友讽刺:“热爱和平”的总统
哈马斯公布“致命伏击”录像!以军装甲车遭袭致7名士兵死亡,以色列领导人发声
克宫回应美特使涉以伊冲突和俄乌冲突言论:这两场冲突“不可相提并论”
英媒:拯救“比比”,特朗普被指“干预以色列司法系统”
哈梅内伊称“战胜”美以 浓缩铀哪去了再出“罗生门”
因称美军打击仅使伊核计划推迟数月,特朗普威胁起诉《纽约时报》和CNN
战舰蹈海 锤炼铁拳

战舰蹈海 锤炼铁拳

2025-06-27 10:09:25
“伊关键核设施已被摧毁”!特朗普:冲突可能再次爆发
“硬刚”美国军费要求,西班牙有哪些考量?
特朗普要求购买美国装备,“爸爸梗”反映双方地位落差,北约峰会让欧洲感受苦涩
美国国内激烈争吵,伊朗自认取得胜利,五角大楼坚称“已摧毁伊朗核设施”
“捏着鼻子”叫爸爸换来了啥?北约“历史性成果”背后难掩裂痕
遭特朗普威胁,西班牙没肯服软
伊朗外长:目前伊朗没有重启核谈判的计划
美国计划在菲律宾设立弹药厂
台自造潜艇第二次出海试航,为保密关闭港口摄像头
日本肺都要气炸了

日本肺都要气炸了

2025-06-27 09:28:38
特朗普晒北约秘书长私信截图,吕特回应“没事”
西班牙拒绝达到北约国防开支目标,特朗普威胁要让其付出“双倍”代价
伊朗总统:支持建立中东无核武器区,前提是以色列也必须参与其中
伊核问题未获解决 以伊停火能否持续存变数
子夜出击 长空砺剑

子夜出击 长空砺剑

2025-06-26 10:03:45
法国总统与以色列总理通电话 讨论中东局势
以军总参谋长:伊朗核计划遭受了“系统性损害”
由各型战机携带,能钻透更深岩层,美军研制巨型钻地炸弹新型号
伊朗核设施是否被摧毁?美国内讧,特朗普抨击相关报道为“假新闻”
罕见!英国航母F-35B战机滞留印度超10天,英方担心技术泄密
战火暂息,以伊留守华侨华人“松了半口气”
满足特朗普要求,难掩成员国分歧,北约峰会通过“5%军费目标”
特朗普将空袭伊朗核设施比作广岛长崎核爆,声称美国“结束了以伊冲突”
美媒:猛打一下就撤,这就是特朗普的军事策略
谈到特朗普飙脏话,北约秘书长搬出“严父说”
美媒:西班牙带头拒绝,北约联合宣言只好耍起文字游戏
特朗普:下周和伊朗谈判

特朗普:下周和伊朗谈判

2025-06-26 09:25:18
北约秘书长吕特就“严父说”作出澄清,特朗普:他当时深情地说“你是我的爸爸”
应对中俄压力大,日本海自考虑取消今年阅舰式
福特号航母开始第二次部署 未提是否前往中东
特朗普怒火中烧,你们这些坏人!
以伊开展对攻,双方战术谁更胜一筹?
现代“土行孙”:从美国空袭伊朗核设施谈谈钻地弹
外媒:特朗普怒批以伊都违反停火协议,一度“爆粗”
多国民众抗议北约峰会 质疑北约变成“军事推销公司”
刚被特朗普批完,内塔尼亚胡火速迎合:以色列在白宫从未有过比特朗普更好的朋友
布林肯抨击特朗普政府空袭伊朗核设施:错误、不明智且不必要
海军某护卫舰支队舰艇编队训练
以方称伊朗火力被“大幅削弱”,三大核设施遭严重破坏
以伊12天攻防战,留下哪些战术启示?
12天冲突落幕?“口头停火”成疑 以伊开启“新战场”
设下豪华晚宴,简化会议议程,北约峰会费尽心思“取悦美总统”
伊朗担心美以“骗局”,双方攻击仍在继续,以伊“戏剧性停火”留下一堆问号
纪念抗战伟大胜利,弘扬抗战伟大精神,中国公布“9·3”阅兵安排
英媒:欧洲军费增长,美国军火集团忙于抢占欧洲市场
北约秘书长喊话欧洲:别“过度担忧”美国,专注提高军费
多名伊朗核科学家在以色列空袭中丧生,伊朗誓言恢复核活动
菲专家炒作:美国要是泥足深陷,小心中国“抓到机会”
伊朗总统:12天战争结束,重建工作开启
美媒曝美方初步评估显示未“彻底摧毁”伊朗核设施,白宫发言人:假新闻
搭载反高超弹头,美军选择使用AIM-174空射反导
英国“威尔士亲王”号航母停靠新加坡
山东舰从西太平洋返回南海 双航母演练圆满结束
全世界目瞪口呆,这都能打成喜剧
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伊朗的“七伤拳”
伊朗外长给出时间表:只要以色列在凌晨4时前停止袭击,伊朗无意继续反击
是否对以制裁成焦点 欧盟陷入内部分歧
动用B-2轰炸机、14枚巨型钻地弹 美公布打击伊朗核设施行动细节
美国“午夜之锤行动”,“战果”疑云重重
北约峰会前,西班牙断然拒绝提高军费开支
特朗普:伊朗对美国摧毁其核设施的回应“非常软弱”
破局之道:从俄乌冲突看反无人机作战新思维
美政府接连“催讨”,西班牙公开拒绝,“5%军费目标”搅动北约峰会
俄媒:普京访华将停留4天,“非常罕见”
美国空袭后,伊朗核设施受损到底有多重?
扰乱航运市场,阻塞能源供应,美伊博弈推高全球贸易“危险溢价”
战略摇摆?美国为何在中东几进几出
费心思迎合特朗普,“北约不过是在粉饰太平”
特朗普:伊朗回应“非常软弱”
北约秘书长开脑洞:若大陆武统,会拉拢俄罗斯让我们忙死
德国总理继续挺美以:鉴于有证据表明伊朗正寻求核武器,没有理由批评美以
特朗普隔空掐架梅德韦杰夫:别嘴上老是“核”不“核”的
美高级官员:我们不清楚伊朗武器级浓缩铀下落
美军漏了一个伊朗关键核设施?但可能需要动用核武器……
空袭伊朗,美军欺骗了全世界!
10天内,伊朗被骗了至少3次
白宫官员曝特朗普下令袭击伊朗细节,投弹前几分钟做出最终决定
美军14枚巨型钻地弹轰炸伊朗核设施,难道和平奖是炸出来的?
美高级官员承认B-2轰炸机未完全摧毁伊朗福尔多核设施
特朗普:让伊朗再次伟大!
一晚上烧掉20个小目标,以色列正被伊朗拖入经济学的死亡黑洞
伊朗议会赞成关闭霍尔木兹海峡
种种迹象表明,美国真可能失败了
伊朗:挫败以暗杀行动

伊朗:挫败以暗杀行动

2025-06-20 13:53:01
涉波音,美发布罕见紧急安全公告
岛内这次“台海防卫兵推”,将自己的弱点暴露无遗
停产十年后重启C-17生产?波音称正与海外客户谈判
争议大了!以总理抱怨儿子婚礼因伊以冲突被推迟
白宫:特朗普将在两周内决定是否攻击伊朗
被特朗普抛弃的“G7”咋又渲染“中国议题”?
“并非易事”,美专家开始分析:摧毁伊朗核设施得分两步……
“美数十架军机不再停放卡塔尔美空军基地”
英“斯佩”号近岸巡逻舰过航台湾海峡,东部战区发声
超长服役的“尼米兹”号航母,在以伊冲突中迎来“终极”任务?
因一通电话陷执政危机,泰国总理含泪道歉
“知情人士:C929目标2035年前实现商业首飞”
泽连斯基任命沙波瓦洛夫为乌克兰陆军司令
“手摸核弹”视频引猜想,多轮打击后,伊朗核设施情况如何?
剑指中俄,美国公布新一代空射核巡航弹渲染图
涉及中国,他被印度网友揭穿了!
盘点:以伊战火中的“武器对垒”
特朗普又改主意了

特朗普又改主意了

2025-06-20 09:23:41
伊媒发布“手摸核弹”视频,配文“有可能”
达索CEO挽尊:“阵风”的成功招人嫉妒,比市场上所有中国飞机都好
美国应立即停止为中东战争机器“添油”
绍伊古:朝鲜将增派6000名军事人员,协助扫雷和重建
伊朗警方:逮捕18名以色列特工
美官员透露美对伊袭击时间表
最新:“美航母可能正秘密驶向波斯湾”
为何以色列需要美国帮助摧毁福尔多核设施?
双航母西太远海训练,辽宁舰单日起降90架次
普京称愿与泽连斯基会面

普京称愿与泽连斯基会面

2025-06-19 10:02:06
特朗普的极度偏袒,让以色列觉得“千载难逢”
《大展鸿图》在岛内爆火,绿营又酸了?
特朗普放话:下周非常关键!
歼-35A高调登上巴黎航展舞台
以伊冲突之际,特朗普会见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
大战已经开始,下周非常关键
真正让伊朗崩溃的,是摩萨德的“影子军团”
伊朗开始使用高超音速导弹,对冲突影响有多大?
伊朗媒体发布“德黑兰防空系统成功拦截以色列导弹”画面
我国载人登月又有新突破!
哈梅内伊:强力打击,永不妥协
突发:美国土安全部长被救护车送至医院
时隔两周,绍伊古再见金正恩
伊朗专门袭击摩萨德总部,这到底是有多大仇?
伊朗:已准备好领导人遇刺预案
美军将向中东调派战斗机,并扩大部署范围
东南亚多国购买新型战斗机,掀起新一轮空中竞争
作为曾经的空战王者,F-14不该这样死去
台湾首艘自造潜艇首次出海测试
惊心动魄!在伊中国人战火中撤离:“真的死里逃生”
3航母时代如何重塑中国海军战力格局?
伊朗导弹密集打击以色列,高超声速导弹表现令人瞩目
美国大规模向中东调兵遣将,会下场“补刀”进攻伊朗吗?
堡垒从内部瓦解:以色列在伊朗内部的渗透和破袭战令人震惊
以色列称打死伊朗最高军事指挥官,冲突向何处去?
冲突外溢:胡塞将支援 白宫讨论参战 伊朗警告以色列平民撤离 美军将向中东调派战斗机
哈梅内伊:强力打击以色列 永不妥协 伊朗真正的惩罚性打击行动将在近期展开
战争打出连环恐怖悬念:以色列会向哈梅内伊下手吗?
查看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