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秃鹰”(Kondor)II级(89型)扫雷舰被东德海军归为“公海扫雷舰”,该级扫雷舰被大量出口至乌拉圭、印尼、拉脱维亚、印度尼西亚等国。
“秃鹰”(Kondor)II级(89型)扫雷舰被东德海军归为“公海扫雷舰”,该级扫雷舰被大量出口至乌拉圭、印尼、拉脱维亚、印度尼西亚等国。
“秃鹰”(Kondor)II级(89型)扫雷舰
500吨以内
56.7米
7.5米
310吨
14节航速下航程2000英里
17节
(1)火炮:6门25毫米/80炮(3座双联装,印度尼西亚);2部WrobelZU23-2MR23毫米双管炮;2门FK2020毫米炮(拉托维亚);1门“伊斯帕诺-絮扎”30毫米/70炮(乌拉圭);(2)水雷:2部水雷布放装置(仅乌拉圭、印度尼西亚)。
印度尼西亚拉脱维亚乌拉圭
印度尼西亚“罗特岛”号(原“沃尔格斯特”号,V811,现舷号721)“拉斯岛”号(原“赫茨斯泰德”号,353,现舷号‘722)“罗芒岛”号(原“皮里茨沃尔克”号,325,现舷号723)“里茅岛”号(原“比特菲尔德”号,332/M2672,现舷号724)“伦多岛”号(原“泽布斯特”号,335,现舷号725)“卢萨岛”号(原“奥拉宁堡”号,341,现舷号726)“朗桑岛”号(原“容特博格”号,342,现舷号727)“莱布岛”号(原“索梅尔多”号,311/M2670,现舷号728)“莱姆旁岛”号(原“格里玛”号,336,现舷号729)拉托维亚“维斯图尔斯”号(原“卡门兹”号,351,现舷号M01)“伊曼塔”号(原“罗贝尔”号,324,现舷号M02)乌拉圭“特梅莱罗”号(原“里萨”号,31)“幸运”号(原“贝尔甾”号,33)“奥达兹”号(原“埃斯勒本”号,34)
低干舷,贯通式主甲板由艇首延伸至艇尾;23/25毫米双管炮炮塔位于舰桥前方(印度尼西亚和拉托维亚);40毫米/70炮安装在相同位置(乌拉圭);上层建筑呈阶梯状,外观轮廓高大圆滑,位于艇舯部前方;粗壮的柱式主桅位于舰桥后方,装有雷达天线;低矮的烟囱横截面为矩形,顶部倾斜,位于艇舯部;2部25毫米/80双管炮位于烟囱后方平台上(印度尼西亚装备,乌拉圭无)。拉托维亚备的该级艇在同样位置并排装有2门20毫米炮;后甲板设计有小型方形建筑结构;艇尾装有扫雷作业装置;“秃鹰”II级艇比“秃鹰”I级艇长约16英尺;“秃鹰”I级艇设计安装有横截面为矩形的烟囱,顶部倾斜。“秃鹰”II级艇烟囱外观圆滑,后圆有楔形消烟装置;备注:马耳他海军装备了3艘“秃鹰”I级艇(P30,P31,P29)作为海岸巡逻艇使用。佛得角海军同样装备1艘“秃鹰”I级艇作为海岸巡逻艇。突尼斯国民警卫队装备有6艘“秃鹰”I级艇作为巡逻艇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