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盗系列探测器共严重了两架,都是在NASA的“水手”系列任务成功之后继续开发的。
海盗系列探测器共严重了两架,都是在NASA的“水手”系列任务成功之后继续开发的。
海盗(Viking)探测器
马丁·玛丽埃塔公司
1975年8月20日(海盗1号),1975年9月9日(海盗2号)。
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
1510公里×32800公里,(938英里×20380英里),倾角37.9°。
巨人IIIE-半人马座
28°24'N
80°37'W
“海盗1号”于1976年6月19日到达火星,它的着陆器于7月20日与轨道卫星分离,并降落在火星的克里斯低原(低海拔平原)(北纬22.48°,西经49.97°)。“海盗2号”于1976年9月3日降落在火星的乌托邦低原(北纬47.97°,西经225.74°)。“海盗”任务的首要目标是获得火星地表的高清晰照片,描述火星大气和表面的构成和成分,以及寻找生命存在的证据。两架“海盗”着陆器共传回了四千五百多张照片。“海盗2号”着陆任务于1980年4月11日结束,而“海盗1号”着陆器则于1982年11月13日结束关闭。
每一次“海盗”任务都包括一颗轨道卫星和一架着陆器。其中的轨道卫星是基于“水手9号”设计的,但装备的液体燃料减速火箭比“水手9号”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