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级驱逐舰(俄文:ЭскадренныеминоносцытипаСовременный)是前苏联开发建造的驱逐舰。名称意义是一种老鹰“秃鹫”(Канюкобыкновенный)。研发计划名为956号计划。该舰由俄罗斯圣彼德堡的北方船厂制造,共为俄罗斯海军制造了18艘,目前只有其中的11艘为俄海军现役舰艇,另外6艘已无作战能力,另有一艘尚未加入俄海军现役。此外,俄罗斯还在二十世纪末向中国出口了四艘该级驱逐舰的改进型号。
”现代“级驱逐舰(俄文:ЭскадренныеминоносцытипаСовременный)是前苏联开发建造的驱逐舰。名称意义是一种老鹰“秃鹫”(Канюкобыкновенный)。研发计划名为956号计划。该舰由俄罗斯圣彼德堡的北方船厂制造,共为俄罗斯海军制造了18艘,目前只有其中的11艘为俄海军现役舰艇,另外6艘已无作战能力,另有一艘尚未加入俄海军现役。此外,俄罗斯还在二十世纪末向中国出口了四艘该级驱逐舰的改进型号。
“现代”级导弹驱逐舰
冷战期间
1985(首舰”现代“号)
现役9艘
卡辛级驱逐舰
无畏级驱逐舰
俄罗斯圣彼德堡的北方船厂
5000-10000吨
344人
156.4米
17.2米
7,940吨
4500海里/18节
32.7节
首艘956型于1976年开工建造,1978年11月下水,1980年12月成军。前苏联海军一共规划建造20艘以上的956型,至1991年苏联瓦解为止,总共有14艘956型完工服役, 随后到至1993年底又有3艘经过改良的956A现代II级加入俄罗斯海军。此外,还有六艘956型开工后未能完工,其中三艘在1995年遭到解体,一艘在1987年下水后未能完工,在1996年解体,另有两艘未完工的956型被中国订购。
956型驱逐舰满载排水量7940吨,舰体采用低长宽比、大水面积的设计,虽然比较不利于高速性能,但是却增加了适航性与耐波力,较适合远洋作战。956型的采用短首艛平甲板构型,舰首干舷较高以增加恶劣海浪中的航行与抗浪性能,船舷从水线以上外飘,舰尾至舰桥下方的两舷有明显折线,方尾构型。956型的舰体由高强度钢材制造,全舰划分为16个水密隔舱。956型的上层结构初步考虑了降低雷达截面积,略有内倾,不过全舰各式电子装备、武器琳琅满目,整体构型隐身效益较差。
956型的动力系统包括四具KB-4高压蒸汽锅炉与两座GTZA-67蒸汽涡轮,双轴推进,输出功率100000~104000马力,最大航速超过32节,航速18节时续航力4500海里,能持续在海上作业30天。舰上电力由两具功率各1200KW的AK-1V蒸汽涡轮发电机与四具DGAS-600/1柴油发电机组(600KW)提供。为了降低噪音与振动,舰上主机拥有若干减震隔音措施、机舱敷设吸音材料,并采用噪音较低的五叶片螺旋桨。
956型采用顶板(Top Plate)系列对空搜索雷达,这是前苏联第三代频率扫瞄(Frequency Scaning)雷达。956型采用的顶板MR-750使用S(E/F)频操作,旁波瓣小于30dB,尖峰功率30KW,波束垂直搜索范围55度,能侦测到水平距离130km外、高度5km、雷达截面积7平方米的空中目标,或者距离30km外、雷达截面积500平方米的船舰目标;全系统重7.5吨,天线重2.2吨。整个天线组由两个歪斜安装的平板阵列天线组成 。双面背接天线能使目标更新速率提高一倍,可一定程度地强化低空目标侦测性能,而两个天线的互补也能部分抵销机械旋转造成的辐射干扰。
前三艘956型采用第一代的MR-710 Fregat,最大侦测距离约300km,最大仰角70度,水平回旋速率6-12rpm,系统全重17吨;第四、第五艘采用MR-710M Fregat-M,第六艘以后则采用更新型且较为成熟的MR-750 Fregat-MA。Fregat-MA采用数字化信号处理技术,具备脉冲压缩(Pulse Compression)能力,以及可克服干扰噪声的自适应性,系统后端还整合了Poima-E自动侦测与追踪(Automatic Detection and Trackint,ADT)处理器,能储存20个目标的侦测轨迹。
956型还有三具Palm Frond I频平面搜索雷达。舰桥顶部设有一具Kite Screech H/K/K频火控雷达(MR-184),负责导控舰首130mm舰炮 ,拥有两具显控台,并具备三种不同距离的侦测模式(0~35km、15~50km及0~75km)。此外,还有两部MR-123-02 Vympel-A H/I频火控雷达负责导引AK-630 30mm机炮接战。舰桥顶端有一个大型半球状天线,北约代号为Bandstand,系MINERAL水面作战雷达系统,使用特殊的大气波导超地平线侦测技术,主要用来为舰上SS-N-22反舰导弹进行火控,并与友舰协同进行反水面作战,充分反应苏联海军重视水面作战的特色。
956型的电子战装备包括Vaygach-U电子支援系统、MP-401E Start与MP-407E Start II电子对抗系统等,从第六艘956型开始安装Half Cup激光警告接收器,此外舰上还有4具PK-10诱饵发射装置与2具PK-2诱饵发射装置,总共备有两百多枚诱饵。舰上其他电子装备还包括Salt Pot A/B、 High Pole A/B、 Long Head等敌我识别装置,以及Light Bulb型塔康(TACAN)系统等。水下侦测方面,956型MGK-335与KMG-12舰底搜索与攻击声纳。 956型的作战中枢是Sigme-E整合式舰载战斗管理系统,能统整舰上水上、水下传感器传来的目标资料,并将取得的目标信息传输给各武器的火控系统。
956型的舰首与舰尾各装有一门双联装130mm 70倍径的AK-130舰炮,这是冷战时代除了依阿华级战列舰的16英寸巨炮之外,世界上口径最大的舰炮,由MR-184火控雷达指挥、战情室直接遥控之外,也能选择以炮塔右上方的光电瞄准装置进行火控。AK-130全炮重94吨,炮身俯仰范围-12~+80度 ,水平回转范围左右各200度,炮座水平回旋与炮身俯仰速率都是每秒25度,炮口初速850m/s,对海最大射程约23km,对空目标的最大射程约15km,面对导弹时射程约8km;炮管采用液冷却,单炮射速10~40发/分,对空反应时间7秒,对水面目标反应时间15秒。
956型的主要防空武装是Altair设计局开发的Shtil-1防空导弹系统,是陆基SA-11防空导弹系统的海上版,于1983年服役,采用半主动雷达导引机制。Shtil-1由舰上的顶板三维雷达提供初期的目标方位指示。由MR-90火控雷达负责制导,其操作波段为X(H/I)波段,平均功率4KW,峰值功率150KW,波束角0.6度,天线总重1.2吨,天线直径约1.7m;每具MR-90能在极短距离内同时追踪两个相隔不会太远的目标,当导弹发射后,每具雷达一次只能为一枚导弹提供照射直到命中目标。956型共拥有六座MR-90雷达,分置于舰体两侧,其中舰首艛两侧下方各有一具,主桅杆两侧各有一具,另外两具则分布于机库两侧。
956型最重要的武器是位于舰桥前方两侧的两组KT-190E四联装P-100白蛉(Moskit)超音速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北约代号SS-N-22;安装SS-N-22处的船舷系专为配置反舰导弹而设计,从舰首方向以15度的倾斜角度向下转折,成为956型外观上一大特色。第一代白蛉导弹的编号为3M80,于1981年服役,全长9.4m,弹重3950kg,战斗部重300kg,采用冲压发动机推进,导引方式为中途惯性导航+终端主动雷达归向,最大射程100km。
近迫防卫方面,956型装备四座AK-630防空机炮,分布于船艛两侧及机库两侧,采用六管30mm旋转炮身 ,炮身最大仰角85度,炮座可360度旋转,炮口初速880m/s,射速5000发/分,对付反舰导弹的射程约2~4km,对付水面目标的射程约5km,由舰上两具MR-123-02火控雷达指挥,全自动操作,每座机炮各由一具Base Tilt火控雷达指挥。反潜方面,舰上装有两组RBU-1000六联装反潜火箭发射装置(舰上备弹48枚)与两组DTA-53-956型双联装533mm鱼雷发射装置。
此外,舰上有两具MRG-1七联装55mm榴弹发射装置,并可携带22枚水雷。舰舯后段设有一座直升机库 ,采用伸缩式设计以节约空间,直升机甲板并非位未于舰尾,而且高架在两层主甲板之上;早期型的956型搭载一架Ka-27同轴反转旋翼直升机,充当反舰导弹的中途导引与目标标定、运输、搜救等工作,不具备反潜能力。由于SS-N-22导弹系统的体积过于庞大,加上布置方式使然,956型并不具备海上再装填SS-N-22的能力(苏联海军补给舰也没有进行配套规划),一旦发射完毕就必须回到母港才能补给。
1997年6月,中国当局在俄罗斯总理切尔诺梅尔金来华访问时宣布购买两艘现代II级(956E)导弹驱逐舰,总值8亿美金,并保留六艘的优先选购权,这是50年代中苏蜜月期以后,相隔数十年中国再度向俄罗斯订购水面作战舰艇。除了船舰系统外,中国同时也引进配套的卡-28C反潜直升机;卡-28是卡-27的出口型号,而卡-28C是此系列中较新的衍生型,主要改良包括提升航电的数字化与自动化程度,并增设数字化资料处理/传输系统。卡-28是中国获得的第一种真正功能完整的反潜直升机,除了用于956型之外,也搭配052B/C、054A等新型国产舰艇。
中国购买的这两艘都是80年代末期在Zhdanova厂开工、1995年左右因资金缺乏而停工956A型驱逐舰 ,分别是工厂编号No.878(原订舷号为698)与No.879(原订舷号为690)。其中No.878在1998年9月改名为叶卡捷琳堡号(Yekateringburgex),该舰在1997年时 已经安装了部分设备、电缆、排水管道、130mm舰炮、AK-630 30mm机炮以及配套的MR-123-02火控雷达、533mm鱼雷管等,并进入打磨侧壁的阶段,工程进度达到65%,而No.879舰在1995年10月改名为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号(Alexander Nevsky), 至1997年时仍停在船台上,已经完成隔舱安装的作业,工程进度为35%。
中国这笔购买合约于1996年12月正式签署,包括配套的9M-38(SA-N-7)防空导弹系统与3M-30超音速反舰导弹 ,总值八亿美元,对于当时危在旦夕的北方造船厂无疑是一份救命礼物;也藉由此次机会,北方船厂为建造这两艘驱逐舰的船坞进行了现代化工程。相较于原本的956型,956E改用更新型号的主机锅炉以及自动化无线电通信系统。在1999年7、8月,北方造船厂与波罗的海舰队在波罗的斯克海军基地对完工的No.878舰展开航行测试与国家测验,随后又进行了导弹与火炮测试。
1999年12月底,No.878舰完成测试,在圣彼得堡于盛大的仪式中交付中国海军,命名为杭州号,舷号136,在1999年12月25日交舰成军,2000年1月初启航返抵中国,由俄方与中方海军人员以及船厂专家联合操舰。二号舰于1999年4月下水,2000年6月27日开始海试,于8月15日完成,9月由中俄双方联合验收,11月30日交付 中国海军,命名为福州号,舷号137;该舰仍由先前操作杭州号回国的同一批中国海军人员接收,不同的是福州号的返国行程完全由中国海军人员操作,最后于2001年1月26日在国内成军。这两艘956E型都配属于东海舰队,驻防浙江宁波基地。这两艘956型的交付都是如期如质,让中国海军留下不错的印象。
第一批956型于2000年到货时,中国海军为国产051B型驱逐舰开发的垂直发射防空导弹系统(HHQ-8)正面临严重的技术瓶颈; 由于HHQ-8的性能指标并未优于956型的Shtil-1,因此中国随即决定放弃这个陷入泥沼的国产计划,先购入更多956型来填补空档,同时也引进956型的防空雷达与导弹系统来装备两艘新造的052B型驱逐舰,使解放军海军尽快获得较为有效的区域防空舰艇。2002年1月3日,中国与俄罗斯正式签署购买另外两艘956型(称为956EM)的合约,总值高达14亿美元;这两艘舰仍以前苏联时代就预定建造的956型工程为基础,分别是厂方编号No.891与No.892。
2003年6月北方设计局展示了一种小幅改良的956型驱逐舰,包括改用更宽敞、保修能力更好的固定式直升机库,并以两座Kashtan安装于机库左右侧的近迫武器系统取代原本的AK-630(这也是中国海军首度引进此型武器),而舰尾AK-130舰炮也遭到取消。而中国购买的956EM就很接近这个改良型956型的模型,不过机库设计仍为伸缩式。除此之外,俄罗斯也表示956EM在武装与电子系统等方面都有相当幅度的改进,包括使用升级的3M-80EBR反舰导弹(射程提高到240km),使用较新的 9M-317(SA-N-12)防空导弹 取代原本的9M-38 ,舰炮火控雷达升级为MR-184E。
中国引进956型时,正是中国海军战力青黄不接、新一代国产计划尚未成形的过渡时期;由于几个长远的新舰计划(如052C型驱逐舰)不可能在短期内成熟,有必要先快速取得一些能迅速形成战力的现代化舰艇来解决燃眉之急;因此,中国在本世纪初期建造配备俄制防空系统的052B(Shtil-1系统)以及051C型驱逐舰,加上陆续从俄罗斯购入的四艘956型,使北海、东海、南海三大舰队都能拥有具备区域防空能力的舰艇。在本世纪第一个十年以后,中国造舰技术逐渐成熟,几个长远的主战舰艇计划如052C防空驱逐舰、054A导弹护卫舰等都展开批量生产,956型以及国产052B、051C型驱逐舰与054型护卫舰等具备过渡色彩的舰艇完成了阶段性使命,因此中国没有继续向俄罗斯订购956型。
1985年8月21日,苏联海军956型驱逐舰“慎密”号(Осмотрительный,当时舷号672)与1155型反潜舰“海军上将斯皮里多诺夫”号(Адмирал Спиридонов,当时舷号499)伴随下护航1144型巡洋舰伏龙芝号于波罗的海造船厂调往太平洋舰队,该舰队通过了巴士海峡开始进入东海。日本海上自卫队的首先出动了一架P-2J型反潜巡逻机,随后又派出了2050吨的朝云号护卫舰,中国海军则派遣了2艘051型驱逐舰、1艘053H型护卫舰与1艘破冰船,韩国海军派出1艘护卫舰,接替监视至伏龙芝号编队进入苏联领海。
2012年12月6日,中国海军舰艇编队进入西太平洋进行联合演练,参演舰艇包括956型宁波舰、综合补给舰鄱阳湖舰和导弹护卫舰舟山舰等,该舰队按计划顺利完成昼夜连续航行与防御、编队远海作战与补给、舰机协同联合搜救等科目训练。海上舰艇编队综合补给训练目的在于检验海上补给的组织指挥流程和方案预案,提高综合补给舰在复杂条件下履行使命任务的能力,这对舰艇编队远海作战和生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956号计划
现代号隶属北方舰队,1989年苏联解体后终止维护、1998年除籍、2003年6月解体;
绝望号,隶属北方舰队、1997年除籍。2003年6月解体;
卓越号,隶属北方舰队、1998年除籍;
慎密号,隶属太平洋舰队、1997年除籍;
无瑕号,隶属北方舰队、1993年大修中遇到财政困难工事延宕、2002年放弃修理除籍;
果敢号,隶属太平洋舰队。1998年于17基地封存退为予备役;
坚定号,隶属太平洋舰队、1999年除籍于17基地封存退为予备役、同年4月8日浸水沉没。零件打捞后卖给中国;
鼓舞号,隶属北方舰队。1997年除籍;
暴风号,隶属太平洋舰队。2006年7月进入大修;
指导号,隶属北方舰队。改名为“轰雷”。后来2007年12月9日除籍;
迅捷号,隶属太平洋舰队。1993年到2002年近十年都在大修中没有预算;
敏捷号,隶属北方舰队。2002年开始大修;
无畏号,隶属太平洋舰队。 1999年大修。2002年移到17基地移动。2005年移动到别处;
无敌号,隶属北方舰队。1998年大修。2007年12月9日改名为巨响;
难忘号,隶属唯一在黑海建造的现代级舰。1987年建造中止。
956A号计划型
15-20号舰对空导弹都有改良—装备9M38M2/SA-N-12型防空导弹。反舰导弹“日炙”改成射程延长型“日炙M”。(最先中国海军买到的2艘舰对空导弹没有换装)。
956U号计划型
21号舰以后。但是该计划因为苏联财政困难从未建到21号舰,也就无疾而终。
956YeM号计划型
中国在2001年追加2艘订单,改为“杭州”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