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象级潜舰是荷兰海军目前唯一现役潜舰群,从90年代开始服役,都以海洋哺乳动物命名,特殊之处在于接近十字形状的舰尾;其升降舵和方向舵是X型排列。这种船尾是60年代由美军USSAlbacore(AGSS-569)号率先使用。
海象级潜舰是荷兰海军目前唯一现役潜舰群,从90年代开始服役,都以海洋哺乳动物命名,特殊之处在于接近十字形状的舰尾;其升降舵和方向舵是X型排列。这种船尾是60年代由美军USSAlbacore(AGSS-569)号率先使用。
“海象”(Walrus)级常规攻击型潜艇
1979年12月
1992年
服役中
荷兰旗鱼级潜舰,剑鱼级潜艇
“海象”,“海豚”,“布鲁因维斯”号,“海狮”
海鳗级潜艇
鹿特丹干船坞公司
55人
67.7米
8.4米
9节航速水下通气管航行时航程10 000英里
20节
2,465吨
2,800吨
450米
(1)导弹:反舰导弹——麦·道“鱼叉”反舰导弹。(2)鱼雷:4部533毫米(21英寸)口径鱼雷发射管;霍尼韦尔Mk48Mod4型水雷。
1986年8月14日,“海象”号操纵舱和厨房起火,火灾没有导致伤亡,却给“海象”号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使“海象”号不得不重上船台,1989年9月13日第二次下水。80年代初,台湾当局曾向荷兰订购了4艘“海象”级的前身“旗鱼”级,并于1987年和1988年交付首批两艘,这便是现在台湾海军服役的“海龙”、“海虎”号。
“海象”级最早的研制资金于1975年下达,1978年6月,荷兰海军与鹿特丹干船坞公司签订了“海象”号潜艇的建造合同。1979年12月,“海象”号开始建造,同年12月,海军与厂家签订了该级第二艘“海狮”号的建造合同。此时,由于设计建造上遇到了一些问题,建造期被延长。第一个问题是建造潜艇壳体专用的新型高强度钢材(HY-100)还处于测试阶段,建造不得不暂停;第二个问题是,建造过程中修改了设计,艇体需要增长,要把建造中的“海象”号艇体切割成两部分,因而需要研究新的焊接技术;第三个问题是荷兰海军为吸取“长尾鲨”号和“蝎子”号潜艇失事教训,要通过谈判向美国海军取经,从而更加延长了潜艇的建造时间。所有这些问题到1983年才全部解决。“海狮”号于1981年9月铺设龙骨,“海狮”号的建造吸收了“海象”号的所有改进。1983年末,荷兰海军决定增加其潜艇的数量。1984年1月,荷兰国防部收到海军强烈要求再建造两艘潜艇的一封信,该要求得到了批准。荷兰海军分别在1984年和1985年各订购了一艘“海象”级潜艇,这便是该级第三艘“海豚”(Dolfijn)号和第四艘“布鲁因维斯”(Bruinvis)号,它们分别于1986年和1988年开工建造。而“海象”号因前面提到的建造上的问题推迟到1985年10月28日才下水。
“海象”(Walrus)级常规攻击型潜艇的特点:低矮轮廓艇首,艇体前端有小型整流罩;平顶式艇体;大型修长外观指挥塔围壳,前缘略倾,后缘垂直;潜水舵位于指挥塔前缘中间位置偏上;艇尾x形尾舵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