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战争开战初期,日本海军为弥补航空母舰的不足,开始把两艘快速邮船改装为航空母舰,其中之一就是隼鹰号。...
随着AIP技术的发展,日本也在春潮级的最后一艘朝潮号进行了相关实验,在此基础上,日本开发了基于AIP技术的新一代柴油动力攻击型常规潜艇,即苍龙级潜艇。首艘苍龙号(SS-501)由三菱重工神户造船厂负责建造,这也是继韩国的"孙元一级"(214...
这是日本第一型护航航母,由17000吨级的豪华邮轮改装而来。冲鹰号航空母舰的前身是日本邮船公司的邮轮新田丸,原本想行走欧亚航线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战爆发后祇能行走北美航线,随着美日关系因中日战争而变得日渐紧张,主要用于训练和飞机运输。...
足柄号/Ashigara日本在日本海军著名的军舰之神——平贺让中将设计的妙高型重巡洋舰四只中,本舰是最晚竣工的。而在这四艘一万吨级条约重巡洋舰的姊妹舰中,足柄号跟妙高号设有舰队旗舰的设备,而那智号和羽黑号则是设有战队的旗舰设备。...
衣笠号巡洋舰为二战时期日本联合舰队所属巡洋舰。1942年11月14日,在太平洋瓜岛海域被美国“企业”号的舰载机击沉。...
以北海道中部的夕张山脉为源头,向西与石狩川交汇的夕张川(河)命名。1921年6月5日在佐世保海军造船厂开工,1923年3月5日下水,1923年7月31日竣工。战时隶属于:1941年12月第四舰队第6水雷战队,战队旗舰;1942年8月第八舰队...
熊野号/Kumano日本熊野号是最上级重巡洋舰的四号舰。最上级重巡洋舰是日本海军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建造的一型巡洋舰。最上级重巡洋舰原本并非重巡洋舰,最初计划本来是轻巡洋舰,是在1930年4月伦敦海军条约签定时,日本海军规划的8000吨级轻巡洋...
武藏(日语:武蔵、むさ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建造的日本海军大和级战列舰的二号舰。当时是以武藏为名字。武藏是日本古国名,即日本东海道的武藏国。...
最上级重巡洋舰是日本帝国海军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建造的一型巡洋舰。最上级重巡洋舰原本并非重巡洋舰,最初计划本来是轻巡洋舰,是在1930年4月伦敦海军条约签定时,日本海军规划的8000吨级轻巡洋舰建造计划。...
榛名(はるな)是大日本帝国海军战列舰,金刚型战列舰3号舰。舰名的来源,为取自群马县上毛三山之一的榛名山。不像其他战列舰使用旧国名而是山岳名的原因,是因为包括“榛名”在内的金刚型战列舰,在最初期的计划中是“装甲巡洋舰”,所以跟从一等巡洋舰的命...
“天城”舰甲午战争时参加了威海卫之战。1898年3月21日被列为二等炮舰。日俄战争时担任横滨港的警备舰。1905年6月14日成为杂役船,1908年11羽绒24日退役。...
山城号战列舰(Yamashiro)是一艘日本海军战舰,扶桑型战舰的2号舰。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建造。...
“榛名”级是日本海上自卫队1970年代建造的现役大型驱逐舰。有可以停放三架直升机的大型直升机舱。后来80年代升级了海麻雀导弹系统,方阵快炮和干扰丝发射器。“榛名”级导弹直升机驱逐舰,共建造2艘(DDH-141“榛名"号、DDH-142"比睿...
云龙级航空母舰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海军航空母舰一个级别,也是日本帝国海军最后一款量产的航空母舰。主要设计目标是用来攻击美国的护航舰队而非作战舰队,通常和重巡洋舰队一起使用。由于日美关系恶化,经济紧张,建成的只有三艘,云龙、天城、葛城。...
雾岛(きりしま)是日本海军的军舰。原为巡洋战列舰(即西方的战列巡洋舰),后来被改装成战列舰。金刚型战列舰的4号舰。舰名是以宫崎县与鹿儿岛县县境内的雾岛山来命名。日本海军的命名惯例为参照日本舰船命名惯例。另外,该舰名现由海上自卫队的金刚型护卫...
轻巡洋舰天龙号跟姊妹舰龙田号是日本近代轻巡洋舰的始祖,两者均于大正六年(1917)起工。本级在当年是以三十三节的高速堪称当时世界第一的高速巡洋舰,而且,在鱼雷兵器的武装上,初次装上了日本海军前所未有的五十三厘米三连装的鱼雷发射管。...
夕张型护卫舰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石狩”级护卫舰的后继舰种,船舰规格由石狩级改良而成,只比前级舰身增长6米,排水量因此增加了180吨,船舰上层结构更换为钢制,后甲板留有加装方阵快炮的升级空间,不过最后没有安装,修改部分极小。因此和石狩型视为准同...
青叶舰名以山名来命名,取自舞鹤军港的青叶山。青叶号1924年1月23日开工,由长崎三菱造船厂建造,1926年9月25日下水,于1927年9月20日完工。1937年10月完成现代化改装。太平洋战争中,1945年7月28日,青叶号在吴港遭到美军...
妙高级/Myoko日本妙高级是华盛顿会议后日本建造的首批万吨级重巡洋舰。共建四艘:妙高、那智、足柄、羽黑,1928-1929年相继投入现役,全部编入新成立的第四战队,成为日本海军的新锐,其强大的火力设计也使他们立刻成为各海军列强注目的焦点。...
天龙级是日本最早的一级巡洋舰,共有2艘,分别是天龙号和龙田号。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成服役。人力填装的主炮和三连装鱼雷发射管是其主战兵器。作战战术为趁夜幕率领驱逐舰接近敌主力舰进行肉搏战,通常作为鱼雷战队旗舰。...
以群马县至厚木县白根山北方的鬼怒川(河)命名。1921年1月17日在神户川崎造船厂开工,1922年5月29日下水,1922年11月10日竣工。...
能登吕号1920年竣工时为供油船,1926年5月改为水上飞机母舰。...
长良级轻巡洋舰为旧日本海军5500吨级轻巡的第二级,为球磨型轻巡洋舰的改造型。1920年起开工。长良级轻巡洋舰共有长良(Nagara1922)、五十铃(Isuzu1923)、由良(Yura1923)、名取(Natori1922)、鬼怒(Ki...
木曾号/KISO日本以东海地区第一大河,流经长野县、岐阜县和爱知县,流入伊势湾的木曾川(河)命名。1919年6月10日在三菱长崎造船厂开工,1920年12月14日下水,1921年5月4日竣工。...
阿贺野号/Agano日本轻巡洋舰阿贺野号是为了提振日本海军不足的轻巡洋舰兵力而建造的强力新型轻巡洋舰。首舰阿贺野号竣工的时候,已经是1942年10月,1944年2月17日,载往本土的回航途中,于土鲁克岛北方约160海里处被美国潜舰击沉。...
球磨号/Kuma日本本舰为担任水雷战的旗舰外亦为14只5500吨型轻巡洋舰,(球磨型5只、长良型6只、川内型3只)最初建造的1号舰。主炮为装备14厘米单装炮7门,而3号、4号炮因在两舷分开设置,所以片舷能同时射击炮为6门。1~4号炮配置4门...
神通号/Shintsu日本神通号在轻巡洋舰中可以算是十分知名的一艘。这主要来自于"美保关事件"。昭和二年(1927)八月二十四日,舰队举办大规模的演习,而在当天位于美保关近海的夜间演习中,轻巡洋舰神通号与驱逐舰蕨号发生了冲突撞击,神通号的舰...
1929年7月31日完工于横须贺造船厂,为平贺让造船中将所设计的万吨级条约型重巡洋舰的第一艘。1935年和1937年各进行了一次改装,增加发射管和对空武器。太平洋战争初期,与同级其余舰共同编成第五战队,支援菲律宾攻略作战。1942年1月15...
桥立号/Hashidate日本桥立号防护巡洋舰(はしだて、Hashidate),旧日本海军的防护巡洋舰。松岛型防护巡洋舰3号舰。日本三景舰中,唯一的国产舰。建造时间比其他2艘长,竣工于日清战争开战前夕。...
千岁级航空母舰(日语:千歳型航空母艦)是旧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于太平洋战争中由千岁级水上机母舰改造成航空母舰。...